在考古現場、機場停機坪物資臨時存放區、部隊野外訓練物資堆放點等場景中,如何快速構建一道無形的安全屏障?傳統安防設備因部署周期長、靈活性不足,往往難以滿足臨時性、動態化的防護需求。便攜式激光對射系統憑借其模塊化設計、快速部署能力和精準探測性能,正在成為這類場景中高效、可靠的安防解決方案。
便攜式激光對射系統采用發射端與接收端分離的設計,設備重量輕、單人即可攜帶操作。用戶只需將發射端與接收端分別固定在防護區域兩側,通過水平校準儀調整角度,即可快速形成一道激光探測屏障。系統支持多組設備串聯,可靈活擴展防護范圍,適應不規則區域的布防需求。
以考古現場為例,當發掘區域需要夜間保護時,工作人員可在閉園后10分鐘內完成設備部署,形成覆蓋文物暫存區的隱形防護網,避免因傳統圍欄搭建破壞遺址環境。
系統采用不可見激光作為探測介質,相比紅外對射或可見光設備,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在安裝調試時會有可見光束予以輔助,使得安裝布設更加便捷。當有物體遮擋導致接收端信號變化時,系統會立即觸發報警,并通過無線模塊向安保人員發送定位信息。
在機場停機坪場景中,設備可部署于貴重物資堆放區外圍,激光屏障既不會干擾機坪燈光系統,也不會因可見光吸引鳥類聚集,同時能精準識別人員攀爬、物資搬運等入侵行為。
針對戶外復雜環境,系統內置環境自適應算法,可自動過濾雨雪、霧氣、飛蟲等干擾因素,降低誤報率。設備采用IP66防護等級,支持-30℃至60℃寬溫工作,適應沙漠、高原、沿海等多氣候條件。
部隊野外訓練時,物資防護區常因訓練科目調整需要頻繁變更位置。便攜式激光對射系統支持電池供電與太陽能充電雙模式,無需布線即可快速遷移至新區域,確保訓練物資在無人值守期間的安全。
便攜式激光對射系統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臨時安防場景中的部署效率、環境適應與精準探測三大痛點。其“輕量化、智能化、模塊化”的特性,不僅為文物、物資、設施提供了可靠保護,更重新定義了臨時區域安防的技術標準。隨著安防行業向“動態防御”方向演進,這類靈活高效的解決方案或將迎來更廣泛的應用空間。